初中的时候就开始记账了,那会儿只是记录除吃饭以外的其他开支。
真正正儿八经的、严肃的记账,是从婚后,有了买房想法后开始的。
前期用电子表格,后来又升级到记账APP。
用记账APP记账已有6年多的时间,记账APP功能比较全,每月自动统计每类开支以及结余情况。
所以,每月的复盘也更加方便快捷和直观,也让我发现,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隐形的支出,这些看上去都是小钱,花的时候不会在意。
但也就是这些小钱,积少成多,慢慢掏空了我们的钱包,导致我们存钱困难。
1.手机费
记得刚来国际庄那会儿,我的手机费每月是60。
60块按说不多,但是通过记账复盘,我发现,一年也有720元。
后来,改成便宜的套餐,一年能省好几百。
现在用的套餐更便宜,每月8元,足够用了,这样每年手机费支出仅有96元。
2.经常下馆子
以前,我们家经常下馆子,一顿饭不到200块下不来。
通过记账我发现,每月伙食费在3000元左右。
精简生活后,开始自己做饭,减少外出下馆子的次数。现在每月的伙食费在1600左右,这样每年能省下上万块。
话说,看了今年的315,还是觉得自己在家做饭,干净也放心。
3.会员卡/储值卡
孩子小的时候,经常带孩子去游乐场玩。
当时是会员储值卡比单次付费便宜,于是没经得住服务员的忽悠,冲动办了储值卡(200块)。
结果是,我和老王都很忙,这个游乐场离家又比较远,没去多少次,游乐场倒闭了,里面的钱也无法追回来。
也算是冲动的代价啦!图片
现在,各种会员卡,储值卡都不会办,不“提前消费”,拒绝“限制消费”。
4.强行凑满减
本来想买两包抽纸几十块钱,后来看到满减活动,绞尽脑汁硬是凑了100元,买了一些可有可无的小物件,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”。
我个人认为,满减就是电商时代的消费陷阱,一些看似“优惠”的活动,其实一点也不“优惠”。
因为我们为此买了很多并不需要的东西,花了本不该花的钱。
5.直播间抽奖
几年前,我沉迷于直播间无法自拔,直播间搞抽奖活动,抽中的人,在直播间任意下单,就可以连同奖品一起发货。
为了这个所谓中奖的“奖品”,我几乎每天都在下单。
虽然每单都不贵,但是数量多了,钱也多了。导致那年囤了上万块的护肤品。
现在每逢想起,我都后悔到不行,恨不得抽自己!图片
6.忘记取消的订阅服务
一般自动续费比单月充值会便宜些,所以很多时候为了“薅羊毛”选择了自动续费。
之后,就会忘记,然后多花好多冤枉钱。
多年前吃过这个亏,当时工作需要,开通了某个会员,结果后面忘记取消了,白白交了好几个月的钱。
现在,如果需要的话,我会开通自动续费,但是一时间内就会关掉,避免忘记,但也不影响当下会员的使用,就比较还算。